潤滑脂的結構和稠度
潤滑脂主要由基礎油和稠化劑所組成,為了改進產品的某些性能,往往還加有適當的添加劑。
鋰基潤滑脂已被廣泛使用,它的稠化劑是鋰皂,鋰皂對基礎油的溶解度極小,經過制脂工藝后,鋰皂呈纖維狀的膠束而存在,俗稱皂纖維。由皂纖維互相交錯搭成三維骨架,將基礎油保持其中,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結構分散體系?;A油是可以流動的,像似海綿或沙土中的水分。
皂纖維的形狀、大小和皂纖維之間的作用力,決定了潤滑脂的流變性,皂纖維的長度一般在1~100微米之間,長度與直徑的比值為10~100。潤滑脂皂纖維的長度與直徑比值越大,則稠度越大。
而在剪切作用下,潤滑脂皂纖維的結構骨架逐漸變形和互解,皂纖維傾向于沿著剪切力的方向定向排列,還有一部分被剪切成更小的顆粒,潤滑脂變稀。當停止剪切時,結構骨架又逐漸恢復,潤滑脂又變稠。膠體體系這種由稠變稀,再由稀變稠的現象,稱為觸變性。但是潤滑脂的觸變性是不完全的,在強烈的剪切作用下,由于一部分皂纖維已被剪斷,要完全恢復到原來的稠度,一般是不可能的。
潤滑脂的觸變性的大小決定于皂纖維的強度、皂纖維相互之間的作用,由于制脂的原料不同也會有差異。
潤滑脂的稠度是用錐入度來衡量,而錐入度和稠度的含義,正好是顛倒的。錐入度愈小,稠度愈大,錐入度愈大,在潤滑稠度愈小。錐入度是一個與潤滑脂在潤滑部位的保持能力和密封性以及潤滑脂的輸送和加脂方式的重要指標。
恒星科技低溫潤滑脂經營服務專網:http://www.performanceleadershipdw.com